王萍(左一)和孩子们在一起
作者简介
王萍,武汉市光谷第六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武汉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东湖高新区十大名师
作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根基,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更应让学生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滋润补养,唤起潜意识深处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让教育立根。
用什么方式导入呢?不必远寻,中华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活态的中华文化——立春时“送春”“咬春”,春分迎“春祭”吃“春菜”,谷雨赏“花会”摘“新茶”,立夏“立蛋”“斗蛋”,立冬“交子之时”,还要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多么浪漫和生动!
在光谷六小,“二十四节气”已无处不在:晨读时,孩子们诵读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课堂上,孩子们认真学习课本中的“数九歌”、“爆竹声中一岁除”“清明时节雨纷纷”等与节气相关的诗词、俗谚,还在校本教材《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中,认识了节气的来历、气象知识、美丽传说、习俗展示和农业种植等知识……
还有更多的教育,贯穿于孩子们的生活中,成为了学校的节日。比如立夏时节,学生们会跟着老师一起诵读与立夏相关的诗词,还以班为单位,组织各种与蛋有关的活动,低年级孩子手绘彩蛋;中年级孩子学习用丝线等不同材料编蛋网;高年级孩子则分小组和班级斗蛋。
节气本是农时,我们便开办了校园种植节。立春时节,孩子们洒下一颗种子,收获绿油油的嫩芽,体验生命的力量;立夏时节,种下一颗颗黄瓜、苦瓜种子,暑假来临前,亲手收获的欣喜,是在课堂上体会不到的;立秋时节,孩子们会带来小菊花,装点校园绿植长廊。
节气还是家校共建的契机。在我们学校,每个节气,学校都会向父母发放亲子活动单,不仅提倡户外探索,如清明节带孩子扫墓、春天和孩子去踏青等,还倡导父母将孩子带回农村,参与农事。“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薯正当时”“谷雨后,好种豆”……孩子们一边背着农谚,一边在田间耕种,这不仅是孩子们体验自然的学堂,更是连接隔代传统的桥梁。
节气之中,隐藏着生活的规律和韵律。我想,由它而生发开来的传统文化教育,将成为孩子们身、心、灵和精神健康及幸福的根基。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近日,广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接到多名群众反映被骗子冒充学生或老师诈骗的举...
刺耳尖叫、狂热打闹、骚扰得“四邻不安”……人们在公共场所难免会碰到“熊孩子”。面对“...
近日,重庆市教科院发布了一份针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小学...
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五十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
张掖获中国旅行口碑榜“十大户外运动目的地”荣誉称号、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被央...
丝绸之路在甘肃东西绵延1600多公里,地貌景观风格迥异,适合布局发展自驾、房车和...
最热评论
刷新最新评论
刷新